《社会学课堂》学习笔记(4):朋辈压力如何缓解

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,周围的人会对我产生很大的压力。

感知能力

如果说在一个环境中,是不是“高敏感人群”,你肯定会说:我就是啊。

有这么一个实验:

第一次:工作人员展示一张只有一条线段的卡片;

第二次:工作人员展示一张有三条线段的卡片,其中只有一条线段和上一张一样。另两条很明显看出来谁长谁短;

任务:所有人要依次大声说出自己选择的“哪一条和第一张的线段一样”。

然而,这里面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参与者,剩下的人都是“卧底”。这个参与者总被安排到最后一个回答。前几轮都是正常说的,到后面这些“卧底”故意选择一个错误答案。

结果显而易见:当群体意见一致的时候,这个人就会感到来自群体的压力,迫使他做出符合群体期望的行为。哪怕这个行为是错误的。

但是,请注意,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卧底选择了正确的,那么真相就不会遮蔽。

朋辈压力的应用

朋辈压力的产生来源有二:一是信息的因素、二是规范的因素。

信息因素:自己对掌握信息不确定,经验告诉我们,在缺乏参考框架和明确信息的情况下,相信群体的建议可能更靠谱。

规范因素:为了避免被认为不合群、或者担心被孤立,所以就默认符合群体奖励或惩罚而改变自己的行为。

所以,正确认识朋辈压力,不逃避才是正路:

1、多向周围优秀的人学习,哪怕和他们待在一起,都是有前进的动力。

2、找到自己的舒适地带更重要。

3、如果感觉到有负面影响。那就把注意力回收到自己身上,和自己作比较,而不是看别人的成绩单。当个体的自主性更为突出时,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会削弱群体压力的影响。

结尾

学会与过去的自己作比较,找到自己的节奏,是需要我修炼的智慧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