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科技参考》学习笔记(6):如何自驱来实现超越大学教育

·

,

又要到了一年一度大学的开学季,有很多大学生即将走入他们将要度过的3年、4年或者5年的“大学”生涯。近年来,各个大学的学费都在不断地上涨成为了趋势,在国内,由于“学而优则仕”的思想根深蒂固,加上很多家庭认为的“好单位”通常都有学历门槛,所以5年内这个格局不会有很明显的松动。

今天之所以提这个事情,是因为德勤2025年发布了一个《高等教育趋势报告》,在报告中看到,年轻人对于大学教育的看法趋向于一个字“不值”。

大学生毕业之后,没法独当一面处理那些技能工作。很多都需要经过一年的再教育才能上手。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有接近9成没有用上。而高中毕业生从事类似的工作,只需要培训1-2年就行了。

上大学到底要什么?

如果一个人还认为,上大学是为了学知识,我只能说这个思路应该扩展一下。人们传统观念里,高强度、低噪音的学术学习气氛在大学已经没有了,真正的高效学习全靠个人的自驱力,而拥有排除噪音、自我驱动能力的人又是少之又少的。换句话说,大学上课获得的知识效率极低。

我们可以想想看,很多老师上课是不是照着PPT念?如果有50分钟时间,我开始对照着课本,利用蓬勃发展的AI,只要是可验证的知识,任何领域都可以从 AI获取。于是,所有以“获取知识”为目的的活动,都一定程度上被 AI 满足了,从上大学到买书都是这样。

谁都知道,不同等级的大学背后是一个圈子,一个环境。大学生本身占比少,知识细节和精英人群也大都集中在高校里。所以在这 4 年里,哪怕你没有学到知识技能性质很强的专业,比如说你学工商管理专业,但你所在的圈子会让你获得大把的好机会,这 4 年你哪怕只把时间用来社交和娱乐,都能让自己和上层社会、知识、财富更近。

纵观全美,需要学历的职位中占比最高的是工程类,占比65%。这是因为美国全国与中国对抗所需要的部分。

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生,谁都知道 IBM、谷歌、亚马逊、微软这些巨头所提供的技能证书比一纸学历更重要。

作为已经毕业的人,该怎么压

我知道,很多已经获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后继者替代自己的位置。然而AI的应用已经让这个起跑线拉直了。

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样的问题,福耀科技大学的出现,正式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界“注册学徒制”的模式,企业带教、拿工资上学,学的都是真本事。

如果想要学到知识,那么创造环境接触密集的知识;

如果想学安身立命的技能,那么创造环境让早点动手;

如果你依然希望他进入大学,那么你需要当下启动,培养自驱力

从这个角度看,我们自己如果想要与未来的后辈竞争,此刻就应当像我这个地方一样,通过不断地用高密度知识来更新自己的思想。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只有这样,才能突破生理年龄的限制,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勇立潮头。

逐渐积累的人生经验+外脑的支持+不断更新的思想 +时刻应用=成功的自己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