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社会,是一个必修课。在向光者主站中,有一个文章《长谈》观看笔记(8):用社会学让我们清醒一些。这里面就提到,我们每个人面对的社会竞争是史无前例的激烈,面对的风险环境是史无前例的巨大。所以,感到自己渺小无力是一个正常反应。
消极自由
消极自由有两个“极端”表现,要么躺平、要么内卷。但是出现这两种态度,用一句不严谨的玩笑话就是——我们用自己的笔答了别人的答卷。
内卷:深度陷入资本缔造的“主流”意识答卷
这种情况的出现,原因之一是顺从了“主流”对“成功”的认识。
市场化认为,人们生活是为了生产,所以生产就要努力工作、提升自我,更重要的是超越他人,所以“不是你死就是我活”的心态导致每个人活在层级的眼光中,他人一句“你做的不够好”,就成为了可能被淘汰的危机感。
出现内卷的第二个问题是顺从了“主流”对“利用”的认识。
被领导利用就意味着自己有价值,有上升的空间。而被社群关系和亲密联结所利用,就意味着可能替别人背锅。所以在“谁对谁有利用价值”的前提下,工作和生活都围绕着“有利”来驱动,关系往往虽职位而出现或消失。这种没有长期利益的情况,就是产生个人的焦虑和孤独。
出现内卷的第三个问题是丧失了自我。
只要迎合他人的期望,我就没有了孤独和焦虑。我与世界之间就不存在冲突。而这也是逃避了“做自己”所要负担的责任。
躺平:消极对抗
躺平是因为所谓“看透了”社会而消极表达“我对这个世界不满意”的做法。
准确拆分有三点:
1、社会抛弃了我,所以我是漂泊无依、独自奋斗,处于一个loser的地位。这个本质上还是说:“我在资本的叙事下没成功”;
2、我的未来没有了。因为外部环境没有给我未来,所以我再怎么决策,还不如随波逐流呢。
不要自由
无论是内卷还是躺平,都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自主选择的权利,而转而依赖的群体和外部规则,减轻了个体面临的自由压力。
积极自由
积极自由,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能够“主动”的部分。这种主动,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的“卷”,而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答卷的答案。
内卷只是为了压垮别人,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来让人变得残酷。
有人用专业主义来形容自己,认为一生干好的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了。然而,深耕细作的在如今不确定的环境中风险巨大,指望“一招鲜吃遍天”无异于“自己脖子上的绳索挂在他人手中了”。有人用斜杠青年来形容自己,社交媒体上已经有很多自我介绍的“斜杠模版”,一个人拥有12个标签之多。然而,刘长乐曾经说过,越海量越分众,市场需要的多了,你都能提供的了吗?
不确定是一个常态,但是为了争取斜杠而斜杠则是一种负面的东西。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,但无疑这是在社会极端评价中寻找一套中庸的道路。
意识1:人生目标——今天比昨天好,明天比今天好,一天比一天好。
意识2:谁也不能替代我的生活方式,是苦是甜我一个人扛了。
意识3:活在世上,我就要体验不同。时间、空间、价值都得扩展一些。
作业
1、如果我有多重身份,那么多重身份所要实现的三个核心价值是什么?
答:我的多重身份是一个航空领域研究人员,同时是一个自媒体创作者,情报分析者。
2、自己的兴趣和核心能力是什么?
这一步是为了主动提升和改造自我。我的兴趣就在于阅读与写作。
3、为新的“斜杠”身份设定明确的时间和精力投入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