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精英日课》学习笔记特别版(1):系统、灵感和技能

·

,

建立不断进步的大脑系统

亚当斯当年一边工作、一边业余画画的写作,这给他带来的物质回报非常少,大概值相当于工资收入的5%,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。

我们做事情,很多时候都说要定一个“目标”。什么是“目标”,就是做这件事情是为了做好这件事,成功了就有回报,失败了就算白干。

这是盯着一个“事情”。

人生做事情可不是节点形式的,它是一个连续过程。所以,我们应当做的是“系统”。这是一个气度问题。

“系统”,要求自己养成习惯,不计较得失。比如说现在在运行的这个学习频道和我的主博客,有多少人阅读并不重要,而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这个系统不断发展?

建立这个系统,一是要定期学习和写作,而是要不断测试不同类型的话题,从而测试诸多的可能性。小结一下,这个系统的构成有两个:一是要像水一样,不断地流过自己的大脑。这个和蔡钰老师的商业参考类似。二是主动借鉴各行各业的模型,不断地展开交叉。

丰富大脑系统源头:注入灵感

每天早晨起来,把昨天的一切问题跑在脑后。把整个大脑“腾出来”接受新信息。然后打开电脑,看新闻、读文章。

信息可以做一个分类:能够挑动情绪的事情、能够严肃思考的事情。

能够挑动情绪的信息,身体会告诉我们答案:比如说看完之后很生气、看完之后很不舒服、看完之后开怀大笑。知道这类信息的目的是:我关注的,别人大概率也会关注这些事情。

能够严肃思考的事情,大脑会告诉我们答案:比如说这里面背后的方法论是什么,想要的结果是什么。

交叉练习大脑能力:锤炼技能

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,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%的水平,这就比较容易。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 25%的技能的人,其实是很少的,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,你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。

如果不知道该学什么?那么就学演讲。

当然了,工科+商科的结合是非常有用的。其实就是从劳动者到决策者之间随意穿梭的一个能力。

很多人都说什么能够变现就学什么,但是如果不知道社会大趋势,你所学的能够变现的东西到真正所用的时候发现已经是红海一片了。

总结

建立大气的系统,让灵感遍布全身、通过交叉提高水平。这就是想要有所成就的做法。

系统:要求可持续。也就是做一个长期主义的人。

灵感:要求新鲜。不故步自封,难受的时候我们也在学习。不功利化的学习往往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。

交叉:让知识碰撞出火花来,这就是一个好点子出来的路径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