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这样一类人,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威胁,也会恐吓我们。特别自我中心,让我们感到错愕而愤怒。狐假虎威,虽然和我们等级一样,但是借着领导的权威分派活给我们。
这,就是我们关系中的痛点。
- 击破霸总式强势者,不要迎合他的高声发令,而要冷静陈述你的想法,不为他的气场所慑。
- 应对圣母式强势者,不贪图小恩小惠,不欠人情债,才不会落入他的情感操控。
- 面对夸夸其谈的先生式强势者,不要被他压倒,而要在多人场合巧妙绕开他,削弱其表现欲。
- 提防伪装者式强势者,不要被他们的热情假象迷惑,在关系近了之后被反咬一口。保持内心强大,不要有情感依赖。
什么是职场强势者的特点?
强势者是非常戏剧化的人,当我们想要用“延迟-忽略”的方式缓办的时候,他们就夺命连环call。如果不接电话,就见面反问你,道德绑架你。
强势者的目的就是总想掌控一切,快速地获得支配权,让一个人、一个群体跟着他的节奏走,从中收获快感。
只有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的人,才可以称为强势者。
特点1:实力
实力足够强到你足够伤害你的地步。
第一,他们特别了解自己的优势。
第二,他们特别擅长运用自己的优势。
比如,在交往之初就展示自己的实力,比如自己多么多么有钱、在职场中的地位、在社会中有多么广泛的人脉关系、自己和领导有多么铁等等。
甚至还有的就真的秀自己的肌肉,试图吓唬住这个人。
特点2:自我
把自我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,这就是强烈的自我中心。
比如,没有边界感,经常说一些我们看来毫无道德感的话。这些言语与行为会让我们愤怒的同时,也有一种念头“要是能像他一样表达和争吵就好了。”
特点3:强迫行为
他会给身边的人分派任务。
生虽然服从权威,但是对窃取权威的人,其实是不服气的。被强势的人按头做事,又不敢反抗,羞耻感一下就上来了。因为畏惧对方的实力,当时可能不敢反抗,下了班,回到家,就要自己生闷气,责备自己当时没有发挥好,又被内疚感折磨一夜。
四种强势和应对之道
第一种:霸总——我应该冷处理
特点
主要是粗鲁,缺少人际关系技术,说话水平比较低。喜欢用命令式、声调高、气场强。
来源
这种人往往在学校里就是欺压同学形成的。然而,这种人是最好识别,甚至排斥的。因为这种人也是“外强中干”的特征。
对策办法
1、不接他的话,不捧他,不拿他的好处。
2、每次高声发令,我们就一字一句讲自己的道理,说自己的想法,就是不听他的。
场景
场景1: 公司会议室里的“霸总”主管
背景:
公司正在开项目进度会议,主管张总一进会议室就拍桌子:“你们怎么回事?项目又延期了!小李,你给我解释一下!”
表现:
- 张总声音洪亮,语气强硬,不给任何人插话的机会。
- 他直接点名批评小李,完全不听解释。
- 他用命令式的口吻说:“明天必须交报告,否则扣奖金!”
应对方式:
小李保持冷静,一字一句地说:“张总,我理解您的不满。但项目延期是因为技术部门没有按时交付接口文档,我已经在跟进。我可以详细说明进度安排,您愿意听一下吗?”
结果:
张总一时语塞,气氛缓和,其他人也开始补充信息,会议回归理性讨论。
场景2:家庭聚会中的“霸总”亲戚
背景:
家庭聚餐,亲戚刘某突然对晚辈说:“你看看你,工作也不稳定,三十了还没结婚,丢不丢人?”
表现:
- 刘某喜欢在饭桌上用高音量“教育”年轻人。
- 不听解释,直接贴标签,制造压力。
- 自认为“长辈”就有资格批评别人。
应对方式:
晚辈小陈平静地回答:“刘叔,我理解您是关心我。但我有自己的节奏,也在努力生活。希望您能尊重我的选择。”
结果:
刘某一时语塞,其他人也开始转移话题,避免尴尬。
场景3:创业团队中的“霸总”合伙人
背景:
创业团队在讨论产品方向,合伙人王总突然打断发言:“你们说的都是废话!听我的,这个功能必须下周上线,谁不同意谁走人!”
表现:
- 王总用高音量压制别人发言,情绪激动。
- 不听团队成员解释,直接否定所有不同意见。
- 用“谁不同意谁走”来制造心理压迫。
应对方式:
团队成员小赵平静地说:“王总,我们理解您对进度的焦虑。但目前测试还没完成,贸然上线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。我们建议先做灰度发布,您觉得可以吗?”
结果:
王总虽然不满,但意识到团队不再轻易被他吓住,语气有所缓和。
第二种:圣母——不欠人情
特点
这种强势属于精神控制,通过关怀、体贴、为你担心、考虑风险来实现的。
你做什么,他一定比你考虑的周到。你提到什么,他可能会完成你的心愿。但是他不是滥好人。如果你要是悖逆他,他就会用暴风骤雨一般的怨念让你好好喝一壶。
这种人关怀你的同时,悄悄把你束缚在了他的一张网里。你会因为受过他的恩惠而站他的阵营、赞同他的决定。
应对方式
要早识破、早布局,不能随便贪小便宜拿对方的好处。不欠他的人情,受一点就赶紧还,不要欠,自然也就不会被对方控制了。
场景
场景一:公司里“为你好”的资深同事
背景:
新员工小林刚入职,同事王姐总是“热心”地帮她处理各种琐事:打印资料、安排座位、甚至帮她写周报模板。
表现:
- 王姐总说:“你刚来不懂,我帮你搞定。”
- 每次小林想自己尝试,她都会“担心你出错”而插手。
- 一旦小林拒绝她的“帮助”,她就开始叹气:“我是为你好,你不领情就算了。”
识破点:
王姐其实想控制小林的工作节奏,甚至在领导面前“代表”小林表达意见。
应对方式:
小林微笑着说:“王姐,真的很感谢你帮我这么多。不过我希望能自己试试,有不懂的再请教您,可以吗?”
结果:
王姐虽然有些不悦,但也不好继续强行插手。小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工作节奏。
总结
识别“圣母型”人物的几个关键信号
行为特征 | 表现 | 隐含目的 |
---|---|---|
过度体贴 | 主动帮你做决定、安排一切 | 控制你的节奏 |
道德绑架 | “我是为你好”、“你不懂” | 让你产生愧疚感 |
情感施压 | “你要是不听我,就会……” | 用未来风险让你服从 |
情绪反扑 | 一旦你拒绝,就冷淡、抱怨、指责 | 让你重新回到她的掌控中 |
第三种:先生——忽视他们,转移注意力
就是大明白,从时政新闻到为人做事,什么都知道、什么都懂,吃喝玩乐,什么都能谈,跟他聊天,他一定会压我们一头,让我们觉得他比你厉害,成为他的追随者。
解决办法:不要和他一对一闲聊,在多人聊天的时候,绕过他和别人谈话,降低他卖弄的可能。
行为特征 | 表现 | 隐含目的 |
---|---|---|
知识碾压 | 总说“你不懂”、“你太浅了” | 建立优越感 |
逻辑压制 | 用长篇大论让你“哑口无言” | 控制谈话节奏 |
权威感强 | 喜欢被叫“老师”、“明白人” | 获得精神认同 |
缺乏共情 | 只讲道理,不问感受 | 塑造“智者”形象 |
第四种:伪装者——避免一对一社交
这类人极具“伪装能力”,前期表现得非常亲和、热情、依赖、温柔,甚至让你觉得找到了“灵魂伴侣”或“知己”。他们擅长制造亲密感、信任感、依赖感,让人放松警惕。
但一旦你对他们产生情感依赖或信任,他们就会露出真实目的,开始操控、索取、利用。他们不是“关系变质”,而是一开始就在演戏。
解决办法:让自己的内心硬起来,无论如何都不再和对方有情感的依赖关系,不要私下打交道。
特征 | 表现 |
---|---|
伪装热情 | 初期非常主动、关心你,让你觉得被重视 |
制造依赖 | 用“我们很投缘”、“你懂我”建立情感链接 |
隐藏目的 | 不谈底线、不谈边界,只谈“我们是一伙的” |
突然变脸 | 一旦你信任他,就开始提要求、控制你 |
索取无度 | 借钱、拉你投资、让你帮忙背锅…… |
击破强势者的内心准备
强势者往往就是虚浮而活得很戏剧性的人,他们欺负的就是容易入戏的人。
击破剧情
当你发现对方是一个强势者的时候,要快速给他做一个归类,用“某霸总”“某圣母”称之,击破他的剧情,不陪他入戏。
自我叫破
如果觉得对方的某句话、某个行为让你觉得不舒服,不对劲,要立刻自我叫破,脑子里立刻对自己说一句:“别上当,这是套路。”下一句是对对方说的:“我觉得不妥,我再想想。”
千万不要因为客气而随口迎合、随口认可对方。
人生导演
尽管我们会击破剧情、自我叫破,但是对方仍然可能会压制我们、带着我们走,这个时候就要用人生导演法,给自己说戏,给表演喊停。
跑到茶水间去转一转,洗洗脸,告诉自己。“我觉得他在售卖人情,拉我入伙,这对你很危险。”这时候你是自己的导演,不是“我”,而是导演,导演对你提要求,你就可以坚决地执行。
性格软弱害怕冲突的人,就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分出一个导演的角色,和你团结在一起,联手对付强势的、准备套路你的家伙。
人多势众
千万不要被强势的人独占社交,有的强势者在这里特别厉害,吃饭要跟你一起去,下班要和你一起走。
多跟别的同事一起行动、一起玩,不跟她发展一对一的紧密关系,她就会是一个“容易被取代的人”,也就是一个“不重要的人”。那时候她想要拿捏你、掌控你,就会像个笑话了。
如何才能够让自己锻炼出来能力?
既然前面说了,这些人都是戏剧化的表现。所以自然而然就可以找一些电视剧剧情,对其中的场景自我代入,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?逐步锻炼自己相关的识别、判断、决策能力。毕竟,电视剧的作用除了娱乐之外,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帮助我们有效地将理论化为实践基础。里面的正面和反面教材完全可以有目的地去吸取精华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