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些对我自己有害,让我吃亏的朋友。倒不是说吃亏不好,不过吃亏也得有限度。
骗人精
他们说话做事很有人情味,有耐心,愿意听你说话,愿意花时间和你相处。
制造小惊喜,送你小礼物,关注你小变化,然后把你俘获。
比如,有些事情没人帮忙,我们也可以完全自己搞定,但是有些人就会强行跟你说,我帮你找了关系,你得好好谢谢我。
这种人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他那里借一堆人情高利贷,还让周围的人觉得他是好人,你欠他的。
认清这种本质,就不会吃大亏。在他强行送炭的时候,就拉下脸来说“我不需要”。
背刺他人的人
背刺他人的人,往往会议的小弟、跟班或者后辈的姿态出现。往往就是会让我们要主意、和我请教的人。
这种关系的代价非常高。
指点别人的人生有代价,所有的指点都带着冒犯,哪怕对方虚心请教也有这个问题。
他需要你,但是不服你。这是赤裸裸的恨意,他们会图心里舒坦,踩过一个曾经在上位的人,就证明自己很厉害。
怎么防止?简单说就是礼貌和客气。
他认我当哥,我当不了你哥。咱们是朋友,平等相交,朋友关系不分上下位。我给他主意,我也向他请教点问题。让他觉得还了我,他就没有捅我一刀的立场和冲动。
拿捏他人的人:不接他的情绪
这种人倒不是控制狂,但是所出的每一招都利用情绪,出尔反尔、发疯和掀桌子去折腾我,然后让我就范。
这里面有五招。
招数1:突然降智
平时沟通没问题,但是就会突然说出一句特别蠢、特别冒犯的话。
例如“我配有一杯咖啡吗?”,或者是“我能要一个这个吗?”
这种突然的,不合逻辑的时刻的就是拿捏狂的前兆。如果不理他,就消停了。但是只要配合一句话,就展开奇葩招数。
本质就是试探我的底线+制造情绪波动。
应对方式
第一:不回应;
第二:平静地指出:你刚才这句话有点奇怪。
招数2:假失忆
这是一种服从性测试。比如说在五分钟或者一分钟之内,就可以说出完全相反的话。比如前一分钟习惯回避冲突的好学生特别不适应这种招数。
例如,“你刚才说啥,我没听见”。
他的目的,是让我怀疑自己记忆,动摇判断力,从而更依赖他确认事实。
还有:前段时间我犯鼻炎,过段时间收到一快递,他说“这个鼻炎药是我让我的一个学生买的”,一会儿又说“这个鼻炎药是这个学生主动给你买的。”
当你想要问这个,他不去解释原因,而是却说“你怎么怀疑我?”
所以冷静回复:“我记得我们之前说的是……”,如果对方继续否认,说明他是故意的。
招数3:不必要撒谎
日常寒暄的时候,他随口就把很低级差劲的小谎说出来,就是希望我们习惯他撒谎的样子。明明没发生的事他说得有鼻子有眼。让你逐渐习惯他的不可信,降低自我保护意识。
所以,冷静回复:培养质疑能力,别被带入他的叙事中
招数4:突然冷酷
有时突然收敛客气,然后打电话也好,发消息也罢。比如说:“我现在参加了自治区的一个创新创业竞赛,你那里有什么项目能给我不?”就像是领导交办任务一样。
这个时候虽然很郁闷,但是因为有这种交情,所以会完成他交办的事情。
这就是服从性测试。测试你是否愿意无条件服从他,并借此巩固地位。拿捏狂往往过后会找补一句:“我遇到XX麻烦了,那时候情况很紧急。”
在被粗暴对待之后,再拉回来哄一哄,给个枣。甚至告诉我,他是因为
招数5:提小需求
我在朋友圈中无意拍了一个学校的水杯,一个朋友发现了之后,就说我也要,而且就想要你这款。我给他发过相关的购物链接,但是他说“就是想要这个,等不及了”。后来没办法给他又买了一个。
这五招就是一个目的:“你要知道,我容易失控,所以你要让着我。”
而且当你满足要求时,还说:“我只是和你开玩笑的,你还当真了。”
所以,应对起来很简单,不接他的情绪,让他好好说话,好好聊天。同时,大多数的拿捏狂,都值得疏远,并不可惜的。
甩锅魔
这个人爱推卸责任,都怪你。
我们正常人会想:“这个人爱推卸责任,但是都是朋友,我不接他的招,他就会在朋友圈子里面说我不讲交情,我的名声会受损。”
一个想象中的“朋友圈子”,会让他们这些人屡屡得手。
不要怕伤交情,先把事实理清,至于交情要有底气。”有的是人愿意做我的朋友。
“你是成年人了,不能把责任这么推卸给朋友的。”
如何缓缓撤退
知道这种坏朋友,高调绝交没意义,不要去追究他们要去干什么,也不要去想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。所以可以逐渐冷落、疏远他。
1、坏朋友如果找我聊天或者发信息,要慢点回复,少说一些。
2、收回信任,不再分享内心想法,也不说家人事情,最多聊聊八卦。如果对方突然来了一句夹带有方言的“这和我没关系”,那就不聊了。
3、收回对朋友的责任感。少照顾他,少为他费心神。
最重要的几个动作:
1、不要让他干涉你的生活;
2、他让你做事要推掉。
3、不去他家,也不邀请他来我家做客。
红楼梦里,老祖宗训斥偷腥的孙子贾琏说:“几杯黄汤下去,猪油蒙了心,什么脏的臭的都往自己床上领。”不能把脏东西往自己心坎里放啊。
发表回复